新闻中心

    NEWS

  •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
  • 电话:+86-0000-00000
  • QQ:987654321
  • 邮箱:987654321@qq.com
  • 联系人:王小姐

专家热议:AI时代的艺术边界


时间:2020-01-21 17:17:37  来源:  作者:

第31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AI时代的艺术边界
第31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现场
时 间:2020年1月16日
地 点: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中国文化报社
研讨嘉宾: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书面发言)
尚 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费 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策展人)
韩倚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
张 弛(通信学博士、知名科普作者)
罗 娇(京东方科技集团数字艺术事业群平台运营负责人)
徐 涟(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
高 昌(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主任)
周志军(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副主任)
主持人:徐 涟
徐涟(主持人):如果绘画、诗歌、音乐、舞蹈不再出自人类的情感,而是来自智能机器的随机创作,你能接受这样的艺术吗?
艺术的概念与内涵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变换与发展之中。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对艺术进行准确定义,但艺术是否仍有其内在相对稳定并成为共识的特点:它始终是人的创造,以审美感知为特征,以情感表达为诉求,以观念传达为目的,反映并创造着人的生活世界?随着AI(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美术作品拍卖成功,微软小冰在美术馆举办画展,AI乐队在舞台上表演……越来越多这样的现实事件的发生,不仅让我们思考技术如何影响今天的艺术创作,更让我们思考,艺术在今天,能够为技术创新带来什么样的动力与影响?艺术在未来,能够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何种形塑力量?艺术是否需要边界?未来的艺术形态是仍由各类馆藏的作品来界定,还是变成数码科技无穷的0和1的组合?
本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以“AI时代的艺术边界”为主题,邀请各位专家就以下话题展开探讨: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是融合还是颠覆?既然程序由人设定,那么程序创作的作品是不是艺术?艺术是什么?新技术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该遵循什么样的伦理原则?未来美术馆的存在形式,是收藏作品还是存储数据……希望大家的发言能够碰撞出火花,引发更多新的思考。
艺术与人工智能是一种共生关系
范迪安: 中国文化报社“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组织“AI时代的艺术边界”议题的研讨,我认为抓住了热点也突出了焦点。人类艺术的发展总在不同时代遇到变化的社会条件和新的文化语境,在某种程度上,条件和语境既是艺术形式乃至形态变革的契机,更是催生崭新艺术语言乃至新型艺术传播方式的内在动力,而艺术创新所体现出的成果,又汇合成为特定时代的文化特征。
毫无疑问,人类正在迎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生物基因、区块链、5G通讯等新兴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机遇。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站在了人类科技革命的前沿,这使中国艺术的创新发展有了在前沿发挥作用的意义。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具有超强的图像与形象的制作能力,经过图像学习、储存和分析,人工智能不仅在模仿性的图像制作上占有优势,也逐渐在思维性的图像创作上体现优势。当然,我们目前不用担心人工智能的图像作品因拥有个性的风格而取代人类艺术家的存在,但运用、借助人工智能创新图像生成语言,对于拓展艺术形式有着广泛的意义,而“人机互动”“人机互补”“人机融合”,使人的智能与机的智能深度结合,也将有助于开创图像世界新的景象。
在世界范围内,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融合正在成为面向未来的教育革新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央美术学院作为这一新学科的有力推动者,2019年正式将“艺术与科技”设立为央美第22个本科专业,并通过举办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EAST科技艺术季等学术活动逐步形成了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平台。目前,中央美院正在整合资源,筹办专门的艺术与科技研究机构。
艺术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将不是简单的取代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正是要创建一种跨学科的交互式共生模式,并形成跨领域的产业创新成果。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实践也将产生新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思想价值、伦理价值,而这种跨学科实践需要新思维、新方法、新模式、新工具和新资源,需要汇聚来自艺术界、科学界、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多维能量,共同推动全球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建构跨地域、跨领域的文化创新共同体。
AI只是人类艺术创造的一种新途径
尚辉: 表面看,AI时代智能机器人不断取代人类的一些智力劳动,甚至某些AI能模仿人类的艺术创作。那么,AI艺术是否因此就能够突破人类艺术的边界了?这种担忧有理由,但也颠倒了人机主体性关系。从本质上说,艺术是人类心理、精神与情感的创造物,而不是智能机器的产物;如果某一天AI产生了精神或情感并真正产生了AI艺术,那么,它或者是人类精神情感的艺术的模仿、复制或整合,或者是产生了不属于人类的艺术。就人类艺术而言,因每个时代不同、每个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与表现语言不同,也便形成了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的独特艺术创造。这种艺术原创性总是围绕着人类自身精神情感问题的诉求与解决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再智能的超AI也仍然是人类的附属,永远都不可能是人类艺术的主体。
实际上,从目前的AI艺术来看,只是某种程度上对已有人类艺术创作现象的模仿,音乐上的智能演奏也只是模仿某位演奏家演奏的乐曲,文学上的智能创作只能是对已有诗词句章的重组,美术上的智能绘画仅是对已有艺术风格的重现或重新整合,还根本谈不上AI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物的智能创造。这种高度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新媒体艺术绝不是AI自己创作的作品,而是人类利用新媒体来反映人类自身问题的作品。这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只是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体裁,并没有改写人类运用媒介来表达心理、精神与情感这个基本的艺术定义。实际上,艺术的本质和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平衡的;也不是人类社会进入AI时代,一切非AI时代的艺术都会落伍和过时。因为,艺术是有关人的自身机能的审美创造,是否需要通过先进的科技来体现并不重要。这正像承载文学、音乐、舞蹈的媒介是词语、管弦、身体一样,时代特征并非体现在对这些文学艺术媒介的改变,而是这些媒介被每一代人重新赋予的属于他们成长与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情感。甚至,灌注在这些艺术之中的某种东西是恒久、神圣的,这就是通过作品对人类本质的人性的揭示与发掘。因而,我认为,如果AI艺术突破了既有的艺术边界,那也不是AI艺术的突破,而是人类运用AI的突破与延伸。
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语境
费俊:今天我们讨论艺术与科技,需要运用跨学科的语境来理解这门新学科产生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也需要运用跨学科的逻辑来重新架构艺术与科技实践和教育模式。我们今天应用的学科系统是建立在工业时代的产业结构逻辑上的,面对由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所形成的信息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AI时代,由哲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等构建的认知系统的严重滞后和伦理系统的逐渐失效,是今天构建艺术与科技这门新学科的时代语境。
在中国思想中,伦理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中国人形成了基于人伦、天伦的处世原则,并架构了基于物理、道理、天理的认知系统。中国哲学家们关于“技”与“道”的辩证正是对于技术与伦理的哲学思辨。从艺术史的历史维度来看,科技一直是推动艺术语言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今天我们讨论这样一个似乎并无新意的话题,是因为我们需要从艺术学的语境中跳脱出来,以跨学科的方式来重新看待艺术与设计从创作价值、创作场域、创作方式到创作输出等维度的变化。从创作价值方面,艺术与设计实践不仅生成美学价值,更输出了伦理价值;在创作场域方面,由虚拟现实与物理现实不断交叠而形成的混合现实,将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新的工作场域;在创作方式方面,人机协同式的创作将拓展艺术家的创造力,以工作室为基础的艺术实践将转向以跨学科实验室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在创作输出方面,以创造图像或实物为主要目标的实践可能会转向以创造具有生成图像或实物能力的智能系统或算法的创建。
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代表学科之一,它的核心价值不只是美学价值,更是批判思维和创意思维带来的人文和创新价值,艺术家将成为伦理秩序建设以及科技创新发明的重要参与者,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使得科技有了伦理考量,而且能帮助科技发现创新应用场景。
科技伦理秩序的讨论和建立不仅仅是科学界的责任,还需要哲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这个讨论甚至需要我们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来从广义的生命角度重新思考技术对于生命体、自然环境、动植物生态、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艺术发展的边界在不断拓展
张子康:艺术的发展与人类整个发展进程紧密相关,这方面,科技也是如此,科技在人类整个发展进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科技和艺术的发展也一直如影随形,比如,达·芬奇的绘画里就涉及解剖学,他用一种美术的概念让人们对解剖学获得认知;照相机的出现导致了印象派的出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雷诺阿,他的很多创作都参考了照片。这也导致西方的绘画在某一段时期内,一直跟科技的东西有一种反向思维,艺术家们希望绘画艺术离照片尽可能远一些,画家在创作时更多的是从照片里找到他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但形成的绘画作品还是希望寻找艺术本体的价值。
AI的出现无疑会给人类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知。艺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甚至会是颠覆性的。事实上,每一次新科技的出现,都会颠覆人类原来的认知方式。今天我们探讨未来AI在艺术创作方面会不会超越人类,我们首先得思考,这种超越指的是什么?是情感上的超越还是思想上的超越?还是纯物质的超越?这也就牵涉到精神的东西能不能和人本身分离开?艺术创作和精神到底是什么关系?在我看来,艺术创作和精神是不能分离的,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目前我们了解到的AI的创作实际上都是把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最后呈现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件新的“艺术作品”其实分享的还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AI的“创作”经验和知识的更新,也必须经由人类对它们的数据更新来完成。
关于AI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我觉得艺术跟别的领域一样,它的边界也是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不断地被打破的过程中,艺术发展的边界也一直在不断拓展。所以,今天我们关于“AI时代的艺术边界”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无限的讨论,艺术与科技的相互影响还会继续发展,我们的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提升。
AI影响艺术不是坏事
张弛:现在科技界有一个说法,叫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改变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AI改变的是人类的本身。艺术是我们人类本身的东西,从这个逻辑来看,我认为,AI一定会改变艺术。
5G基础上的AI将会进一步改变世界,并将引来大量失业,但是对社会财富的增加来说是积极的。据预测,未来15年内,将有一半的人类工作被AI取代。这些工作的特征有三个:低智力、重复性、无感情。例如收银员、会计、出纳,甚至银行的分析师。但艺术是否会被AI颠覆,我认为,取决于AI是否存在“奇点”。所谓奇点,就是AI对人类大脑思维是否有足够的认知。现在业界对AI的奇点是否存在还有争议,有人认为AI不存在奇点,有人认为AI存在奇点。假设AI存在奇点,就意味着其可能对人类的审美、情感、观念具有足够的认知,那么艺术的创作就很可能被颠覆——艺术的实现方式会被颠覆,很多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会被颠覆。不过,即使AI会对艺术产生颠覆,我认为那也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进步。艺术应该遵循的价值是“以人为本”。
现在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的发展目标是让使用者获得以假乱真的沉浸式体验,我们戴上它之后看到的东西跟现实中的一样。我相信这样的目标很快就会达到。因此,关于未来的艺术馆是放实体艺术品还是放艺术数据的讨论,我认为未来不会存在实体艺术馆,将来的艺术馆会放在“云”上。全息投影技术获得进一步完善和普及后,表现艺术的新载体也将出现。
未来像一只“怪兽”,虽然我们现在看不清甚至看不到,但未来已来。
AI时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韩倚云:艺术与科学,都是深入现实,源于现实,超越现实,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艺术、艺术品、艺术家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同样,科学、技术、科学家的概念也有着本质区别。
艺术是“提炼”的“神似”,而AI“艺术品”是“模仿”的“形似”,“提炼”与“模仿”有着本质区别。“提炼”是有生命力的,而“模仿”没有生命力。
人乃万物之灵,有与生俱来的直觉、灵感、感情与智慧。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创的拥有最高智慧的艺术,因此都具有唯一性。如无唯一性,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便无法应用。如此说来,AI颠覆艺术的可能性便不存在,包括生物学上的克隆人,也不是真正的人类。在我看来,凡可被AI取代者,均不能称之为艺术。如今的AI也只是技术上的应用创新,而非科学创新,如今的智能机器人科学理论仍然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提出的。诚然,智能机器人会淘汰大部分工作,其中包括大量简单重复的、高危的工作。但智能作诗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诗作,高水平的、独创性的、蕴含诗人丰富情感的、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诗作仍然会存在,而且生命力会很强。同样,智能绘画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画作,具有独创性的、蕴含人类创作者丰富情感的画作永远有生命力。纵观艺术史,历史对艺术作品的自然淘汰不也是如此吗?我们能读到的经典诗作、画作,必是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诗作、画作,而大部分普通的诗作、画作被历史淘汰了,当然这个淘汰的时间很长。因此,AI的出现,也可以认为是人类主动应用自己的智慧,把自然淘汰的时间缩短。
我相信,未来,艺术会借助科技的手段,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样,艺术家的想象力也会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科技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罗娇: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为代表的科技高速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同时,这些科技也逐步与艺术融合,为艺术创作、收藏、传播、展示等提供更多元的形式和手段,激发各类主体艺术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AI时代,包括京东方在内的不少科技企业都在持续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依托各自的技术积累以及在人工智能、艺术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探索,构建数字艺术物联网生态,打造了一些和传统体验完全不一样的数字艺术欣赏与交易平台,并通过与传统艺术机构和艺术创作者合作,提供优质艺术及衍生品的产品与服务,让大众能随时随地接受艺术和美学的熏陶,甚至欣赏到一些原本遥不可及的艺术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AI时代,数字化艺术品标准也亟待确立。数字化艺术品标准的确立,有助于使未来艺术呈现形式更加丰富,也有助于更多数字艺术馆的打造。让大众的艺术欣赏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美术馆、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可通过标准化的数字化形式呈现,借助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
 

电话:+86-0000-00000
邮箱:987654321@qq.com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
Copyright © www.aabbgg55.net|www.aabbgg66.net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111111号